香港理工大學為養老院開發出新型傳感器監護系統
▲ 該校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研發多功能監測系統
?
據香港《星島日報》報道,老人容易在晚間跌倒及走失,加重養老院工作人員的負擔。為防止意外發生,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研發一款夜間智能監測系統eNightLog,用于檢測老人在睡床上的活動和呼吸。這套系統針對香港養老院設計,檢測老人睡覺的位置和姿勢。目前,系統已在一所養老院完成測試,未來有望擴展應用于其他養老院。
?
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數年前,便開始研究老人輔助及醫療康復技術,并開發出eNightLog系統。該系統內置3個傳感器,包括近紅外線三維傳感器、超寬帶脈沖雷達傳感器及環境傳感器,監測老人睡覺的位置和姿勢,包括躺下、坐在床上或床旁、站在床旁及離床,還可識別老人的呼吸率、覆蓋被子等細微動作,減低老人的跌倒風險。
?
系統會將老人活動狀態及警報通知,以文字、標志或經處理的紅外線圖像等形式,傳送至護理人員的流動電話。如果若監測到數據超出正常范圍,系統會觸發警報,通知護理人員實時采取行動。系統以紅色表示離床,可能有走失或跌倒風險;黃色表示坐在床上,準備起床,提醒護理人員檢查;綠色表示在床上睡覺,代表安全。
?
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鄭永平稱,根據老人的不同情況,設置程度不一的警報系統。系統傳感器又可被天花遮蓋或結合于房間燈飾內,整個裝置是融入環境,老年人不會覺得自己受監視而產生不安。
?
香港理工大學在一所安老院安裝17套系統,進行兩個月測試,于晚間監測14名老人。測試結果顯示,老人在晚間獨自離床380次,全部被eNightLog成功檢測。系統還記錄了護理人員525次進入監察范圍陪同老人離床,與現實情況一樣。該系統早前獲日內瓦“第四十六屆國際發明展”金獎,每套售價約為4萬港元。
?
研發團隊打算擴展eNightLog系統功能,加入心跳率及體溫監測,并接駁各種智能裝置,如智能尿片等;還考慮連接超聲波膀胱尿量檢測儀,讓護理人員處理老人失禁問題。該團隊期望系統在一年內,可擴展應用于其他養老院。